第(2/3)页 “常朝之上,百官俱在,谁敢偏私,谁敢霸权!谁敢堵住言者之嘴!” “臣以为,常朝可为内阁理政查漏补缺,乃天下最无私的伸张正义之所,这里承载着大明朝最后的公平公正,一切事情都能在这里得到更公平的处置,故而臣主张保持旧制,不可缩减常朝频次!” …… 沈念的声音清脆洪亮,直接传到了大殿外。 他道出了心中的真实想法。 常朝之所以无实事。 是官员们不敢言,是官员们习惯于做内阁的提线木偶。 沈念说完后,大殿内外鸦鹊无声。 这一刻,所有官员心里都冒出三个字来形容沈念刚才的表达。 “满堂彩。” 沈念将常朝当作大明朝最后的辩论公义之所,且其还能限制内阁的权力。 这就是常朝之用。 而百官皆不敢用,不会用。 这番言论若在私下讲,有讥讽内阁之意。 但此时此处讲,恰到好处,正合时宜。 沈念这番言论。 就像在某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将一盆凉水倒在了所有昏昏欲睡的官员的脑袋上。 醍醐灌顶。 旋即。 左都御史葛成礼再次走出,其缓缓跪在地上,高声道:“陛下,臣赞成沈检讨之意,常朝之用,大矣,不应缩减!” “臣撤回所言的朔望朝之说,支持一旬三朝!” 若官员有不公要言,而内阁不接或不够公正,常朝就是御史言官们的主场,就是他们展现职能的最佳之所。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大殿右侧的官员们纷纷出列,转而赞成保持旧制。 这一刻,小万历也乐了。 依照沈念的解释,一旬三朝有助于提高他的帝王之权。 大明两京十三省,公务甚多。 小万历若全部亲力亲为,那定然会英年早逝。 但若是在常朝上操控所有重大事件,还能借助百官之力,敲打内阁,他自然求之不得。 常朝之上,他的权力最大。 这样一想,小万历突然间对常朝没有那么讨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