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果你是苏神的粉丝。 那你肯定知道,不管是这一世还是上一世。 苏神最后十米的掉速。 都不是说用恐怖来形容。 在全世界能够超过9秒85的运动员里面。 也就是一流运动员里面。 他就是最差的之一。 甚至没有之一。 这个标准即便是你放宽到9秒90,只要这个人接近极限,不是放水,全力一枪的话,几乎没有谁比苏神最后十米跑的更烂。 就像是他世界纪录这一枪9.47—— 最后十米分段是0.88。 别看后面整个破开了3.40,但最后还是拉胯的0.88。 9.50这一枪最后十米是—— 0.90。 超风速的那次9.50最后十米是—— 0.88。 如果再看大赛, 北奥是0.91。 柏林是0.90。 伦敦是0.90。 如果看看上一世,机会也差不多9秒83的那一场,最后10米也掉到了0.90以下。 因此这个10米就是苏神的拦路虎。 真不是在夸张。 这么说一点问题没有。 绝对的实事求是。 因此,博尔特和苏神比了这么多年,两个人也对决了这么多次。 他已经开始把苏神的各种数据记得烂熟于心。 即便是前面中间乃至是极速维持,苏神一直在提高变动,每次都有不同,每次都有新花样。 但是呢? 只有一个地方。 是绝对没有新花样的。 这么多年从没变过。 那就是最后十米! 这一点米尔斯说过很多次,博尔特自己也早就记得倒背如流。 以前是没想过自己还会和人拼最后。 因为没有人有资格把博尔特逼到最后。 即便是之前的盖伊,其实也落后博尔特一米多呢。 这在的短跑比赛里面根本就不算太强烈的逼迫,都可以算是吊打了。 这让博尔特其实没有仔细研究过各个方面的判断,因为的确以前也不需要。 但是现在有需要了。 苏神已经追到屁股后面了。 甚至已经反杀过他,尤其是在伦敦之后,他更加认识到了,要从战术上去重视对手。 米尔斯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如果比赛的局势不利,那你就把所有的注意力…… 都集中在比赛的最后十米。 最后十米,注意力都集中在最后十米上。 博尔特脑子里面现在也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 不得不说,他们这一次的精准打击的确是宛如手术刀一般。 换成任何一次。 都会直插苏神的心脏。 这一点绝对没问题。 但是唯独这一次开始。 苏神做了这个方面的备案,只是没想到这么早就要用上。 原本他是想要在鸟巢的时之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这是属于自己身上的顽疾。 两世都难以改变的问题。 如何改动确实很难。 因为这牵涉到你的生理结构以及你的生理条件,甚至是各方面肌肉属性以及神经属性的不同。 算是苏神的一个巨大痛点。 你看看博尔特他们这些人0.84都是日常操作。 0.83都有。 轻轻松松就能吊打自己接近一米。 因为速度越快,每一个十米分段拉开的差距也就越大。 所谓的0.1秒一米,只是平均值速度越高,运动员等级越快的时候,这个差值就越大。 像0.9这种十米分段,那真属于是…… 被暴击。 可现在没有纠结的理由。 没有人想到博尔特会在那里爆发出这么恐怖的速度。 没有人想到博尔特的会这么狂暴。 这要不是自己整个前面建立了巨大的优势。 要不是博尔特的启动,有心理阴影。 还真不好说,现在是不是就已经被抹平。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样,明框晃的巨大差距加上之前累积的各种压力让博尔特在自律了一整年之后彻底激发了身体的潜能。 真正开始挖掘自己身体里潜藏的潜力。 不管是哪种原因。 反正现在苏神的处境都很不妙。 最后10米是短跑全程疲劳最集中的区间通常血乳酸浓度会达到11mmol/L,肌电振幅较60米处下降40%。 “柔和释放”的实施需在80-90米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过“三关节协同缓冲-惯性力延续-步频步长再平衡”的精准控制,实现动作参数的动态适配。 这些其实在做整个训练规划以及未来规划的时候,苏神就已经写进了自己的日志里面,这一点兰迪也知道。 但那个流程绝对不是……现在。 如果现在就要这么做。 他真的很担心苏神能不能吃得消。 不仅身体没有做好准备。 技术上也没有啊。 怪只怪。 博尔特这一场太超模了。 已经超出了他和苏神的预料。 毕竟是极速上的超越。 六秒爆发第四阶段。 这绝对是连苏神都没想到的事情。 那也不能怪兰迪没有这方面的预测。 谁能想到博尔特身体里隐藏的潜力这么强横呢? 可…… 苏神重活这一世的信念就是你准备的再好,很多时候也会超出你的预料。 计划之外的事情原本就是正常。 不要奢求什么事情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控制的里面出现量变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出现质变都很正常。 面对这种情况,自己只要在当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可。 这才是各种训练各种准备的意义。 而并不是一切就按照自己设想的剧本发展。 那样其实等于是低估乃至是贬低了训练以及各种精细准备的含义。 再加上。 第(1/3)页